曾经的仪表老厂房 如今的创意区
- 2014/8/7 16:03:50 8436
- 来源:仪表网
C92创意产业集聚区
裸砖“外壳”的工业老厂房、布满青苔的铺路石板、高耸的老式水塔,外加墙上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将时间重新定格在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恍惚间,我们似乎又看到当时工人们生产水表的辛劳场景。
1946年,天津自动化仪表三厂的前身天津联昌机器厂开始生产水表,当时社会上针对水表有“南光华(上海光华仪表厂前身),北联昌”之称。
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仅有的几家生产水表的企业。次世界大战时所出现制碱等流程工业以及公用业水厂、电厂等所用差压式流量计还是从国外进口。
1952年,我国陆续研制成功钟罩式水银差压计和文丘里管节流装置(差压发生器)。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上海几家流量仪表制造企业参照前苏联援建156项工程成套设备中样机,设计开发多种流量仪表,提供漏计划配套项目或维修备用仪表,例如浮子式水银差压计、环管式差压计、孔板/喷嘴等节流装置(新成仪表厂,原新成电器厂改名),椭圆齿轮容积式流量计(上海光华仪表厂)等。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6~1960年)国家组建综合性国营西安仪表厂,在东德援助下生产东德各系列压力/差压、温度、分析记录仪表等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如检测压力弹性波纹管的滚延法工艺)。
到1966年,三厂从汉口西道搬迁到现在的位置,当时厂名是热工仪表厂。同样在60年代中后期,上海光华仪表厂、开封仪表厂、天津仪表厂和上海自动化仪表九厂,在开封集中开展联合设计电磁流量计。大拿后因“文化大革命”武斗而中途停顿。直到70年代才取得较大成果。
1978年,三厂真正更名为自动化仪表三厂,直到现在的中环天仪集团。当时,三厂开发了供水业大管径应用的插入式涡轮流量计,开创了我国点流速大管径插入式仪表的先河,从1981~1983年三年间收到订货超过1500台。
已经在厂里工作了几十年的何师傅说,三厂生产的“天津牌”水表是中国的块水表;园区里的一个大水塔,曾经是天津市大的水塔,用来生产大型流量计设备。大型流量计可以测量两米管道的流量,当年宁波、上海的工厂都是来天津学的流量计制造技术。1970年,三厂开发的流量仪表还曾成功应用在我国发射的颗人造地球卫星上。
C92创意产业集聚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