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国内智能工厂实验室成立

2014/11/25 10:58:11    7759
来源:仪表网
摘要:中德共建“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
  【仪表网 行业聚焦点】今年10月,总理访德期间,中德双方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10月28日,我国同济大学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历时1年共同建成了国内“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未来该实验室将从概念走向工程实践,走向国内工程教育线。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陈明教授介绍,“当前世界工业发展进入了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工业4.0”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其中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目前,在这由同济大学携手菲尼克斯建立的实验室中,已配备机器人、数控车床、数控加工等中心加工设备、机器人滑行导轨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系统利用先进的控制策略与服务软件,将这里的硬件设备进行集成,实现人、加工件与机器的智能通讯与协同工作。比如,在实验室里,机器人可根据任务,智能地从原材料区选取出合适的加工棒,有选择地放入机床,并知道下一步该去何种加工设备继续加工;加工完毕,在传送区进行智能化检测;整个加工过程与检测数据均被记入RFID,有案可查;成品区机器人根据RFID信息,剔除废品,将合格品放入相应的成品仓库。整个系统利用Profinet技术、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数字化协同制造技术,实现机器人与PLC通信、数控机床与PLC通信以及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协同等,构建离散制造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从传感器(包括RFID)、执行器到PLC到MES直至服务层的纵向集成。实验室正非常清晰地传递着“工业4.0”的意义。
  
  据悉,该实验室下一步还将引入智能立体仓库、AGV自动导向车等硬件,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力争成为我国生产制造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应用示范工程。

全部评论

上一篇:质检公益专项“检验检测实验室”通过中期验收

下一篇:国网计量中心具备低压计量箱全性能检测能力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