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创新发展智能制造
- 2015/10/23 17:34:26 13111
- 来源:仪表网
在范围内,3D打印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2014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为40亿元左右,近三年以翻番的速率增长,2016年有望突破100亿元,且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企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
对于推进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企业又该如何做呢?一是扩大对外合作。着重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3D打印发源地及其优势力量在基建、经贸和人文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二是打造产业园区。三是落实创新发展的要求,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
10月19日,以“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简称“双创周”)拉开帷幕。在北京出席首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后,来到主题展区考察,站就是3D打印技术的展位。
这是今年8月21日国务院举办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以来,总理在公开场合再次关注到这一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使得产品制造的经济和技术门槛大大降低,普通消费者在家中就可以便利地实施,从而使侵权行为更加便捷和隐秘。法对这类制造行为显得力不从心,有这样的说法:“3D打印”是一种复制行为,然而,说它是一种“制造”行为更为合适。从微观看,个人少量复制行为不会对产品市场造成大的损害,但从宏观看,随着3D打印的普及,众多“分散式”的个人少量复制行为累加起来,不亚于传统少数企业的“集中式”大量复制行为。而且,3D打印的目的大多不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更主要是为了利用3D打印产品的使用功能。
在保护3D打印版权的“生产控制系统”管理下,制造商须在3D打印机中安装相应的数据库或与该数据库联网,建立专门的三维数字模型数据库。在法律层面,引入私人复制补偿金制度。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对于3D设备制造商或销售商征收一定数额的补偿金,以弥补私人复制对著作权人利益的不合理减损,激励3D数字模型设计者或产品设计者的创作积极性。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在促进经济的发展时,也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使其更健康的发展,促进制造业的壮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