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摘要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不过这一行业在国内显得有些过于火热了。

  【仪表网 仪表下游】在7月6日举行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期间,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称,国内机器人产业存在过热隐患,并且已经呈现出产业低端化的趋势。“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发展处于风口浪尖,有市场需求以及金融机构助力的原因,也可能有盲目发展的虚火。”这位主管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府官员表示。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蝉联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根据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为6.6万台,同比增长16%,这一数字占到销量的27.5%。
  
  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让机器人产业在近几年迅速成为热词,这从地方政府对于该行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有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将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和在建的产业园超过40个,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处于筹备中的园区。
  
  王卫明称,各地现在都很重视机器人产业,机器人企业无论体量大小都会成为政府的座上宾,并得到资金、土地等各类扶持政策的支持。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300023.SZ)总裁曲道奎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出现“机器人热”是很正常的情况。“企业及市场对此热衷没有问题,但需要警惕地方政府对于机器人产业过分热衷,各地需要首先衡量自身是否有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基础。”曲道奎称。
  
  “越是在风口,大家越是要清醒。企业规模扩张固然重要,但是能力还是要跟上脚步,否则会摔倒。”王卫明提醒称。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显示,国内有一定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超过800家,但相当部分公司的主要业务仅为组装和代加工。
  
  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根据该《规划》,2020年中国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目标为10万台。
  
  去年,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2万台,市场占有率为32.5%,突破三成。而在2013年,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仅为25%,其余的市场份额为发那科、ABB以及安川电机等外资机器人企业所斩获。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对此解释称,这缘于国内机器人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国内机器人企业更多关注于金属加工等一般行业。相对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的汽车领域,这些行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更为迫切。
  
  在工业机器人供应商集团主席安德里亚斯·保尔看来,未来三年,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仍会呈现高速增长。到2018年,机器人的保有量将由目前的160万台增长至230万台。
  
  按照中国机器人发展五年规划所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50以上。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工人配套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该指标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准。2014年,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只有36,而的平均值为68。
  
  (原标题:工信部:国内机器人产业存在过热隐患)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