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站在万亿级市场风口的物联网,要靠传感器来起飞吗?

仪表上游 2020年04月28日 09:00:26来源:康尔信电力系统 18698
摘要随着工信部发放5G正式商用牌照,5G的到来似乎将物联网推到了一个风口处,而物联网的小翅膀是什么呢,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传感器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选项。

  【仪表网 仪表上游传感器好比人的眼耳口鼻,但又不仅仅只是人的感官那么简单,它甚至能够采集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既然如此,就可说这些传感器是整个物联网系统工作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传感器,物联网系统才有内容传递给“大脑”。
 
  传感器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石
 
  随着工信部发放5G正式商用牌照,5G的到来似乎将物联网推到了一个风口处,而物联网的小翅膀是什么呢,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传感器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选项。
 
  从物联网层次结构图中可以看到物联网主要是由:感知层、网络层、支撑层和应用层四部分构成。有句俗话说得好: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整个物联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物联网系统中的海量数据信息来源于终端设备,而终端设备数据来源可归根于传感器,传感器赋予了万物“感官”功能,如人类依靠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知周围环境,同样物体通过各种传感器也能感知周围环境。且比人类感知更准确、感知范围更广。
 
  传感器“肩负重任”
 
  正因为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根底和核心,所以传感器技术在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大瓶颈。
 
  物联网自提出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但传感器部署规模并未普及,致使没有足够物理层,导致数据不足,从源头上制约产业发展。传感器部署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多年前就有国家提出万亿传感器革命,旨在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每年使用1万亿个传感器,并预计在2030年后将100万亿传感器嵌入到各种场所。
 
  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涉足传感器制造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结构型传感器,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
 
  第二代是固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的。
 
  第三代是智能传感器,所谓智能传感器是指其对外界信息具有一定检测、自诊断、数据处理以及自适应能力,具有高精度、成本低、功能多样化、自动化强等特点,是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物联网这个智能感知时代,智能传感器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很多物联网场景下的传感器都具有智能传感器的特点,它在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将发挥巨大作用,在未来的传感器市场上,智能传感器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在传统的传感器市场,我国企业由于起步晚、核心材料缺失、技术落后及产业生态缺失等,整个传感器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随着物联网的推进,传感器在各大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的传感器企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大的物联网市场,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物联网需要各式各样的智能传感器,在这一点上我国企业与国外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智能传感器将是我国未来实现赶超的一个重要的机会。
 
  传感器在物联网产业中的作用
 
  物联网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它是互联网的升级,也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智能感知、识别和通讯等技术支撑,而感知的关键就是传感器及相关技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传感器的进步,就没有物联网的繁荣。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传感器产业也将迎来爆发,传感器是物联网采集数据的关键组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获取和处理信息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可靠并准确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未来物联网有多大的市场,传感器就能有多大的作为。
 
  随着物联网需求的增加,目前国内传感器呈现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 预计到2021年将增至5937亿元,未来五年中国传感器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0%,远高于平均水平。
 
  智能传感器具有高精度、成本低、功能多样化、自动化强等特点,它是一种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器相结合的产物。在很多物联网场景下的传感器都具有智能传感器的特点,未来的物联网时代,智能传感器将是市场主流。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