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牛肉需求大但问题显现 3D打印“人造肉”或能解难题

仪表下游 2021年10月12日 11:38:46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整理 13351
摘要近年来,受国内猪肉市场影响,加之消费升级下,人们饮食结构优化调整,我国牛肉消费需求大增。

  【仪表网 仪表下游】近年来,受国内猪肉市场影响,加之消费升级下,人们饮食结构优化调整,我国牛肉消费需求大增。牛肉供应主要来源于肉牛,不过,伴随着3D打印等新一代科技的快速发展,3D打印“牛肉”或将出现在大众视野。据悉,国外借助先进的科技成功研发3D打印“和牛肉”,这种人造肉的垂直切片与真实的和牛肉非常相像。
 
  由于受国内猪肉市场影响,我国牛肉消费需求大增,但受生产规模、种牛以及繁殖周期等因素限制,我国的牛肉产量增长相对比较缓慢,进口大幅增长,因而牛肉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牛肉产量超过670万吨,进口量大幅上升至211万吨以上,出口量仅为0.01万吨,需求量上升至883多万吨。
 
  不仅如此,牛肉出口赛道上一些国家的肉牛被爆出现“疯牛症”,导致牛肉市场供应不稳定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肉类食品安全隐患。另外,同猪肉市场需求一样,如若全球市场对牛肉需求不断扩增,势必会带来肉牛养殖转化牛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消耗大量的水,土地供应造成很大压力等资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
 
  基于此,近年“人造肉”在全球食品行业备受关注。不管是国际食品巨头,还是国内创业企业都在加快人造肉产品研发和商业化的步伐。“人造肉”,即一种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因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种健康的食品。而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得益于多材料3D打印技术的发展,日前,国外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了3D打印“和牛肉”。据说,为了制造更逼真的人造肉,研究人员先通过细胞切片图拆分出和牛肉的纤维结构,随后采集所需要的基础细胞,并以此作为3D打印原料,打印出肌肉、脂肪和血管三种不同的纤维,最终拼装成牛肉。这种拼装成的牛肉垂直切片与真实的和牛肉非常相像。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一旦加工过程完善并实现自动化,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预计这种肉可以在五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或将得到批量生产的机会,并且其价格也将有望改进至让大众市场接受的水平。不过,现在制造出一立方厘米的和牛肉花费时间较长,成本相对较高,如需要4周的时间,每1克的制造成本为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70元。
 
  总体上来看,受到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全球牛肉的价格波动非常大,许多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关闭停工,市场牛肉的整体供应量大幅减少。倘若国外这项3D打印的“人造和牛肉”技术能够完善,或许能加入牛肉出口赛道,能大大减轻环境负担,不仅降低碳排放,而且节省土地空间和淡水资源,并且缓解市场牛肉供应不稳定,抢占部分大众消费市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