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差异化、精细化治理的“正面清单”日前在河北落地。
目前,经过逐一现场核实,已有1640个项目、企业被纳入首批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在满足环境管理要求基础上,纳入清单企业、项目可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期间“不停产、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加大减排力度,对保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污染物排放少的企业尽量不采取停限产措施。
坚决拒绝生态环境管理“一刀切”行为,纳入正面清单内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管控。“通过现场核查评估,要确保清单内的企业,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污染治理,都达到水平。”另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河北全省有29个重点工程项目、10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未达到扬尘污染治理标准,暂未列入正面清单。而建立起“一企一策”的差异化应急减排清单,使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更科学、更精准。
企业能否达标排放、自律减排、污染治理水平是纳入正面清单的关键。其中重点覆盖全省重点工程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重点出口型企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纳入正面清单的重点出口型企业,在完成出口任务期间优先保障,不停产、不限产。通过差异化管控措施,鼓励先进,限制后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对正面清单内企业不检查、不打扰,并不意味放松环境监管。”一旦在执法检查和重污染天气期间发现排放不稳定达标、不按要求限期整改到位以及有环境违法行为的,将调出清单。河北生态环境厅将对拟定的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实施公开公示和动态调整制度,即对列入正面清单的工业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每半年调整一次。同时,对清单外完成环境治理、全面超低排放、符合监管要求的企业,及时纳入正面清单。
而这,也并非河北环境监管首次“尝鲜”差异化。在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等城市,加快产能压减和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实施工业企业差异化管控。另据企业布局、生产工艺、环境治理水平、管理能力等情况,河北还21个重点排污行业企业划分为A、B、C三个等级。而为完成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如雄安新区将持续推进“无煤区”建设,石家庄将持续推进“火电围城”整改和重点污染工业企业退城搬迁。
围绕不达标水体治理,河北省组织制定“一河一策”防治举措,围绕滹沱河、府河、滏阳河等58条重污染河流,开展治理攻坚。深入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专项行动,综合整治不达标入海河流,对全省487公里海岸线入海排污口全面排查溯源,建立清单,严禁非法排污。在严惩涉水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河北省还积极指导重点行业企业、工业园区提升治污水平。
正如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指出,“纳入正面清单后,各类检查督导明显减少,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更为宽松了。”而生态环境监管不是目的,通过监管终达到“惩恶扬善”、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才是目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