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保板块波动走高,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天楹”)形势转好。
2021年11月19日,中国天楹曾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的涉氢业务目前正在规划和布局中,网友纷纷表示“这就对了”!
今年以来,氢能源政策利好不断加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到将“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氢燃料电池也会从中获益。
其实,这并不是中国天楹首次“跨界”做能源。
11月11日,
中国天楹与如东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获得其“十四五”新增滩涂光伏发电资源中20%配置、“十四五”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的优先权,并牵头“重力储能发电”试点项目,建设区域能源中心、零碳供热基础设施平台等。
关于此次合作,中国天楹表示这是其积极响应“双碳”战略目标的举措,将由相关方共同发起组建“零碳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在现有业务上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提升竞争力。同时,还准备将能源中心打造成长三角零碳能源示范项目,包含储能、氢能、零碳互联网、未来城市虚拟电厂等。
在今年2月份,中国天楹曾变经营范围,有关“垃圾焚烧”的部分基本删除,剩下“发电、输电、供电业务”。7月份又新增许可项目:公路管理与养护;新增一般项目:城乡市容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城市公园管理、建筑物清洁服务、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安装服务等。
业内人士分析,在“国补退坡”的背景下,中国天楹变更业务重心是“蓄谋已久”的,从国内垃圾焚烧市场“抽身”之后,将重点开拓前端市场,涉足新能源也是迎合“节能降碳”主题进行的调整。
除布局国内新能源业务,中国天楹也在积极推动环保能源“出海”。在刚结束的进博会上,中国天楹与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达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渣打银行将为中国天楹拓展环保新能源业务提供绿色融资服务。
如今,绿色低碳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以环保企业身份探索新能源行业,中国天楹并不是个例。未来,随着“双碳”目标不断向前推进,新能源赛道还将涌入更多“野生”选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