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环境治理热度不断攀升,但相比城市,农村地区受基础设施、地方财政、生活习惯、市场吸引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环境治理难度远大于城市。
如农村污水治理,由于分散、难统一收集且水量小、季节波动等特点,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治理率仅28%左右,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部提出的“十四五”规划目标也只是定在了2025年达到40%。此外,农村厕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等也都有一定难度。
但是,农村既是农民生活区,也是农业生产区,这就给畜禽粪污再利用提供了条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相比其他较为容易实现。
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2017年起,农业农村部持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累计安排中央资金296亿元,支持723个县开展粪污处理和还田利用设施建设等工作,结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项目,促进畜禽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改良培肥土壤。截至2020年底,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7%。“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不仅实现了畜禽养殖废物治理,同时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近年来,各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举措不断,成绩也十分“亮眼”。
据了解,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全省年产畜禽粪污约6400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98%。吉林省结合全省实际,总结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一主+三辅”技术模式,即以畜禽粪污堆积发酵、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就地就近肥料化还田利用为主,能源化、饲料化和基料化为辅。
杭州市余杭区深入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实现农牧结合“生猪-沼液-作物”区域大循环生态消纳模式。积极实施沼液储存设施建设,余杭区对50亩以上种植业基地(园区)按需建造防渗防漏封闭式储液池(罐)和管网,给予财政补助;同时年合理施用沼液肥2000吨(含)以上的种植业基地也给予奖励。目前,全区已有154家茶叶、水稻、蔬菜、果树、苗木等种植业基地利用沼液肥。建成沼液池(罐)20000余立方米,解决了沼液肥消纳难以及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为促进农业产业与农村环境协调发展,全力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形成“就近循环+异地循环+多形式综合利用”畜禽粪污治理模式,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广“规模养殖场+种植基地”和“种植基地+养殖户”模式,配套蓄粪池、沼液输送管网等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和种植基地,实现畜禽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邛崃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实现1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