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在线获悉,近日,枞阳海螺两大新能源项目并网运行:6MW/36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4.271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海螺集团发展新能源业务再添助力。其中,储能项目是海螺集团首个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也是目前行业内同类型储能电站中规模最大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8月份,海螺水泥旗下的新能源公司多达96家,另有5家绿色建材公司与2家光伏科技公司。海螺水泥年初公布的新能源业务投资计划显示,其准备在今年投资50亿元用于发展光伏电站、储能等,并实现下属工厂光伏发电全覆盖,预计到年底装机总量达到1GW,年发电能力10亿度。
海螺水泥在计划书中表示,此举意在加快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出新的增长极,同时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政策要求。众所周知,水泥一直都是碳排放重点行业,根据有关机构统计,2020年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约12.3亿吨,约占建材工业的84.3%,约占全国的13.5%。
为加快水泥等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信部等四部门于11月联合出台了《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该方案除了支持水泥行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外,同时还鼓励水泥行业加大力度实施原燃料替代。
前不久,宣城海螺建筑光伏公司正式成立,拟在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期建设BIPV光伏建材生产线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占地约50亩,规划建设年产30万平方米光伏幕墙生产线、年产50MW光伏瓦生产线和年产30MW金属屋顶生产线。
6月,海螺创业携手安徽淮北市杜集区政府、淮海实业共同签订了《淮北市锂电池资源化绿色循环利用项目合作协议》,项目以锂电池回收和处理为主业,将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海螺集团及下属公司还与中建材、葛洲坝等大型央国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开展深入合作。
《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显示,在2020年碳排放前100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中,水泥企业占到15家,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仅次于电力行业。其中,海螺水泥2020年全年碳排放总量2.03亿吨,位列榜单第五,在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中排行第一,毫无疑问是碳排放大户。
身为建材行业头部企业,海螺集团锚定新能源产业,认为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引领性、创新性和成长性很强,有助于拓展自身业务范围,并为水泥行业重新定义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愿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