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缸是武汉生态设计院以“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为原理,自主研发构建的微型“清水稳态”生态系统,展示的是我们亮点项目“水下森林”水质净化带的构建原理和场景。它首先通过沉水植物恢复来改善水体物理化学特性,然后通过“草-藻-螺-鱼-鸟”食物链结构完善的措施来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和稳定。目前这种技术体系已广泛应用于东湖和南湖水环境治理等示范项目,成功构建了大片的“水下森林”,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的美好愿景。

此外,已在杨泗港都市T台等多个项目中应用的拼装式铝合金防洪墙也在展示区亮相。被誉为“防洪神器”的拼装式铝合金防洪墙是武汉生态设计院的一款防洪产品,这种拼装式铝合金防洪墙可以快速装配和拆卸,闭水效果良好。该产品投入使用以来,实现了从产品定型到技术成熟的目标,在武汉城市防洪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经历了2020年特大洪水的考验,被誉为“防洪神器”。百里长江沿江闸口改造中全部采用了这种拼装式铝合金防洪墙,既能满足防洪安全、城市景观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市民亲水的需求,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生态发展理念。

治水智慧

武汉生态设计院市政分院副院长江鑫以《全周期的水生态系统治理》为题作主旨演讲。通过对武大月湖、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若干治水项目的实际案例展示,他对全周期治理理念的深刻理解获得了参会代表的好评。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全域有166个湖泊和11条河流,这些河湖的健康状况怎么样?围绕这个问题,武汉生态设计院所属防洪院公司赵彬洁博士作了《武汉市河湖水系健康评估及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研究》的报告,通过客观详实的分析,对武汉市全域湖泊作出了健康评价。这些将为武汉市及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的健康评价与生态修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原标题:生态设计院这些治水“尖板眼”亮相2023年长江水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