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14号建议的答复
方建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钢铁含铁锌尘泥资源化技术推广促进无废城市及循环经济社会实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冶金渣。加快冶金渣的综合利用,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助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开展工作
(一)强化政策规划引导。我部高度重视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中明确了到2025年冶炼渣综合利用率目标,提出了综合利用路径。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产业耦合,推动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冶炼渣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井下填充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积极推动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
(二)强化标杆引领。聚焦冶金渣等典型大宗工业固废,推动建设曹妃甸、本溪、鞍山等一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通过技术推广应用、重点项目建设、骨干企业培育等措施,大力提升冶金渣综合利用水平。发挥示范作用,将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与装备列入第六批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带动钢渣低碳高效综合利用。
(三)加强综合利用产品管理。明确综合利用技术条件和要求,制订发布《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将符合《冶炼用精选粒铁》(GB/T 30899)、《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 203)、《建设用砂》(GB/T 14684)、《钢渣硅酸盐水泥》(GB/T 13590)等要求的冶炼渣综合利用产品列入其中。
(四)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遴选发布4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开展供需对接,推动钢铁烟尘及
有色金属冶炼渣资源化清洁利用、含铁锌固废转底炉直接还原成套工艺及装备等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助力冶炼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
二、下一步工作
我部赞同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钢铁含铁锌尘泥资源化技术推广促进无废城市及循环经济社会实施的建议。下一步,将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冶金渣综合利用水平。适时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编制供需对接指南,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冶金渣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二)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总结曹妃甸、本溪、鞍山等以冶金渣为主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经验,聚焦典型工业固废品种,新支持一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在符合经济、安全、环保等前提下,加大冶金渣综合利用技术在钢铁产业集聚区的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区域冶金渣综合利用水平。
(三)加快推进冶金渣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强化部门协作,重点围绕冶金渣综合利用产品分类、质量控制、检验检测等领域,推动制修订一批行业急需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冶金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010-68205338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年7月4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