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兴平湖市坚持区域联动发展,通过建制度、抓联动、推项目,与上海市金山区实现浙沪交界水环境协同治理和上下游流域保护。2023年,平湖、金山区交界区域4个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三项主要指标均值同比全部改善,分别改善16.14%、12.78%、11.92%,平均改善幅度为“十四五”最大。
一、建制度,夯实协同治水根基。依托金嘉平“两山”议事堂,平湖市与金山区生态环境部门深化交界区域水环境治理联防联控,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两地联合制定了《金(嘉)平交界区域地表水国控断面协同治理方案》《2023-2025年金嘉平三地联动水质监测三年行动方案》和《金山-平湖环境执法跨界现场检查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机制,联动推进交界区域水环境治理。
二、抓联动,丰富协同治水方式。联合建立“金山平湖水质共享群”,每周分享15个交接断面及上下游自动监测站的水质数据,对跨界河道每年3次定期开展联合监测并实现8项监测指标信息公开共享,实现数据融合共享。在水质数据出现异常情况下,以线上交流、线下会商、实地排查等多形式开展数据交换、问题交办、工作交流,必要时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及时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开展联合排查整治行动,累计开展跨界上下游共同会商排查7次。探索跨界联合执法机制,成立平湖、金山两地执法工作协调联络组,通过联合跨界执法,主动打破跨省执法壁垒,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协同治理。2023年,全年出动执法人员77人次,排查企业29家次,发现并责令改正环境问题23个,立案查处7家。
三、推项目,突破协同治水重点。平湖市围绕出境国控水环境治理,重点推进跨界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黄姑塘卫八路桥断面上游实施黄姑塘东段综合治理工程,在广陈塘小新村断面上游实施广陈塘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在放港河漕廊公路桥断面上游实施放港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在上海塘青阳汇断面上游实施支流前市河沿线雨污系统排查改造工程等,通过实施一系列流域综合治理、水生态修复、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工程,累计投资4.43亿,显著改善交界区域水环境。
原标题:嘉兴平湖携手上海金山区“建制度、抓联动、推项目”实现浙沪交界水环境显著改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