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强化标准引领,从四方面推动“
新能源之都”的标准化建设,促使产业发展有“标”可依。
一是厚植产业发展土壤,提升公共服务标准。聚焦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生产安全等领域制定出台常州市地方标准,累计发布和立项《新能源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评价指南》等地方标准8项。
二是支撑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品技术标准。促进“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技术“走出去”。2023年以来,全市新能源重点企业新增研制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9项、行业标准13项;新增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343项。
三是加大试点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标准水平。在电动汽车、
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业,探索标准化新路,建立和推广实施标准体系。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项、省级标准化试点5项;建设完成省级标准化试点6项。
四是培育标准化技术组织,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能源龙头企业承担标委会秘书处工作,不断提升产业“话语权”,推动动力及储能
电池、氢能装备及新能源汽车光储充3个省级标委会先后落户常州。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1名新能源领域国际、国内标委会委员,标准化人才队伍实现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原标题:常州四举措推动“新能源之都”标准化建设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