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垃圾焚烧烟气治理设备行业将迎来黄金期
2013-09-15 13:12:07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垃圾焚烧阅读量:4383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其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利用焚烧发电处理生活垃圾能达到彻底的“三化”,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每年以平均3%-5%的速率增长,垃圾的产量还将随着人口的增加继续高速增长,处理城市的各类生活垃圾已经刻不容缓。
hbzhan内容导读: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其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利用焚烧发电处理生活垃圾能达到彻底的“三化”,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每年以平均3%-5%的速率增长,垃圾的产量还将随着人口的增加继续高速增长,处理城市的各类生活垃圾已经刻不容缓。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是现代各国相继建造焚烧炉,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将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垃圾能减量化,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
近年来,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和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重视,为此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O1)对垃圾焚烧烟气的排放指标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底,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还需新建20万吨/日的处理规模。按照35万元/吨的一般投资计算,将产生700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垃圾焚烧项目中烟气处理系统投资佔比约10%。目前,垃圾焚烧环保监管力度正在逐渐提升。随着项目的快速扩张,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和监测仪器市场将逐步扩大,并与垃圾焚烧保持基本一致的增长速度。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设备市场空间达100亿,未来三年复合增速33.2%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全国共签订了垃圾发电项目新合同60多个,处理规模总和达到68,650吨/日,投资总金额323亿元。预计垃圾焚烧行业2013年、2014年投资规模分别为150亿元、194亿元,12-14年投资复合高达40.6%。预计至2015底,运营垃圾发电项目处理规模将达到26.4万吨/日。
与此同时,垃圾焚烧烟气治理设备行业将迎来黄金期,据估算该行业市场总规模达到100亿元,2014、2015年烟气治理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高峰,分别为18.5亿元和18.9亿元,未来三年行业复合增速33.2%。
-
聚焦运营,场景为王!垃圾焚烧三个场景化智能解决方案
后BOT时代,垃圾焚烧行业更加关注项目的运营能力,降本、提质、增效成为行业共同的价值需求,并在设备、运行、风险、运营管理等方面产生众多场景化需求,同时也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赋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垃圾焚烧固废处置 2024-12-31 09:26:20
-
大嘴吃八方,“吃”出无废城市!
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自身优势特长,积极探索为“无废城市”创建赋能增效的新道路,用好用活水泥窑协同处置“大胃王”这一“秘密武器”,成功实现了传统工业企业向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升级“蝶变”。
无废城市垃圾焚烧 2024-11-22 09:13:55
-
徐海云:RDF去垃圾焚烧厂没有出路
徐海云作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的总工程师,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RDF在垃圾焚烧中的应用前景。
垃圾焚烧废物利用 2024-11-17 10:18:34
-
固废处置相关!广东广业投资集团牵头的“粤港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由广东广业资集团牵头的垃圾(都市固体废物)焚烧灰渣负碳建材利用协同CO2矿化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投资集团研究中心实验室举行,标志着该省级项目正式启动。
垃圾焚烧双碳绿色建材 2024-11-01 11:13:55
-
徐海云:垃圾焚烧收费低、征收难,对产业影响几何?
徐海云认为,未来,垃圾焚烧厂营收的增长预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污染者付费制度的切实执行;二是基础能源价格的上升。
垃圾焚烧生活垃圾处理 2024-11-01 10:31:51
-
新质生产力如何让“生态环保”插上科技翅膀?重庆水务环境集团这家企业给出答案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技术工艺与核心装备研发及工程示范项目”是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创绿环保公司首个建成投入运行的工程示范项目,改变了危废焚烧烟气处理中传统的“湿法”净化工艺,为烟气处理提供新的选择,具有较好市场潜力。
危废处置垃圾焚烧 2024-10-22 11:00: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