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美味与食客短兵相接 我国油烟执法仍是空白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他们享受铁板美味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呼吸远超二手烟空气的负担。
近日,有调查人员根据检测结果发现,铁板美食上桌时,检测设备的PM2.5数值瞬间暴涨,超过400微克/立方米,瞬间浓度达到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的六级严重污染水平。由于检测原理和检测精度上的差异,便携设备与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无法进行比较,但技术人员也表示,“铁板上桌后PM2.5浓度飙升10倍左右”这个结论是站得住脚的。
在就餐高峰时,就餐区的PM2.5浓度为70-130微克/立方米。亲自享用各种铁板餐时,空气中PM2.5的浓度在350-600微克/立方米。虽然这一数值不能直接与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进行对照,但根据试验,前者大致相当于开放环境中,3米左右的距离有人抽烟时设备的读数,后者则与车内等封闭环境中有人抽烟时的PM2.5相当。
针对这样“餐桌上的重污染”,北京市环保局回应称,环保部门一直在对餐饮业的油烟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治理,不过实际执法过程中,这些产生在餐桌上,与食客“短兵相接”的油烟仍是执法的空白。
按照环保部颁布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一切“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都应经过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合格后排放。不过环保部门表示,有关的国家标准中,是将发热功率每1.67*108的加热装置被认定为一个“标准灶头”,按照餐饮单位的灶头数的多少,不同规模的餐饮单位在净化系统去除率和排放限值上有不同的要求。哪怕是铁板烧这样安装在餐桌上的烧烤器具,执法部门都会根据其发热功率要求配备相应的排烟装置,但端上桌的铁板如何计算和监管,目前还没有定论。
中国台湾“地沟油大案”余波尚未平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噩耗还在蔓延,爬上餐桌上的污染越来越花样繁多,本来好好的食品补品成了“毒品”,如此可见,“舌尖上的污染”比人们想象中的可怕。
餐厨行业烟气排放、厨余废物处理等方面,仍旧面临诸多难题,需要出台对象的法规细则进行约束。面对金属污染现状,国家已经积极开展土壤修复工作。尽管如此,一张干净的餐桌,仍旧需要时间来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