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190家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整理:环保产业“拐点”到了
资讯中心


190家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整理:环保产业“拐点”到了

2023-05-08 08:59:23来源:环保圈 伏波望族 关键词:环保企业水务阅读量:13824

导读:六成多环保企业净利润下滑,再一次印证了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的结论——环保产业“拐点”到了。2022年业绩难看,虽然有很大程度是由于疫情影响。但在疫情的背后,从长期来看,传统污染治理市场日趋饱和、拐点已到,其实才是整个产业发展失速的根本原因。
  2023年以来,一直在听行业内说环保产业2022年的业绩不好,拐点到了。1月底2月初,44家环保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有31家净利润都出现下滑,占比高达70.5%。4月18日,第24届中国环博会召开,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胡延国也表示,环保企业现在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今年环保上市公司的报表都非常难看,历史性地第一次出现这么大的下滑。
 
  不过,业绩预告的样本数量太少,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企业家的说法也只是直观感受,缺乏数据证实。真正能够说明问题的,还得看2022年年报。
 
  4月底5月初,环保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基本发布完毕。“环保圈”统计了190家在A股、港股和新加坡上市的环保企业年报,结果发现,190家企业中,有93家营业收入负增长,占比48.95%;124家归母净利润负增长,占比达65.26%(见文末总表)。
 
  也就是说,过去一年,有近五成环保上市公司营收下滑,六成多环保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这一统计,涵盖了绝大多数环保上市公司的业绩,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年报统计结果再次证实,2022年的确是环保产业“史上最惨一年”,整个行业也确实到达了一个“拐点”,传统增长方式逐渐饱和过剩,企业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发掘新的增长空间。
 
  1 “史上最惨一年”,六成多环保企业净利润下滑
 
  观察上市公司的业绩,主要看两项数据,一是营业收入,二是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方面,190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有97家正增长,占比51.05%;93家负增长,占比48.95%。总体来看,营收增长的企业和营收下滑的企业数量差不多,基本上一半一半,增长的略占上风。
 
  净利润方面,190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正增长的企业是66家,占比34.74%;负增长的企业则有124家,占比65.26%。从这个维度看,就比营收那项数据难看多了,负增长的企业几乎是正增长的两倍,总占比超过了六成。
 
  两项数据结合起来,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企业达到74家,占比总数的38.95%,超过三分之一。另外还有50家企业,营收虽然正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下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增收不增利”,这样的企业占比也达到26.32%。综合观察,刚刚过去的2022年,有近五成环保上市公司营收下滑,六成多环保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这与2月初,“环保圈”根据44家环保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当时,“环保圈”统计了44家环保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发现,有31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70.5%,约占七成。根据这一数字,我们初步得出了2022年可能是环保产业“史上最惨一年”的结论。
 
  不过,由于44家环保上市公司的样本数量较小,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全貌。所以“环保圈”也一直期盼着2022年年报的发布,看看按照全口径统计,结论到底会是什么样。如今,190家环保上市公司的年报基本发布完毕,按照最大口径的数据样本统计,结论也和之前的差不多。净利润下滑的企业占比从70.5%下降到65.26%,略有减少。
 
  事实上,无论是70.5%,还是65.26%,都比往年要高出不少。看看前两年的年报统计,2021年年报,176家上市环保企业中,有70家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约为39.77%。而2020年年报,111家上市环保企业中,则有4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约占40%。
 
  也就是说,2020年和2021年,虽然同处于新冠疫情期间,但环保上市公司的业绩还是比2022年要好一些的,只有大约3-4成的企业净利润下滑。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则猛增到65.26%,提升了近一倍。这也进一步证明,2022年对于环保产业来说,的确是“史上最惨一年”,有一半以上的环保企业净利润都下滑了。
 
  2 传统设施建设市场饱和,环保产业“拐点”到了
 
  六成多环保企业净利润下滑,再一次印证了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的结论——环保产业“拐点”到了。2022年业绩难看,虽然有很大程度是由于疫情影响。但在疫情的背后,从长期来看,传统污染治理市场日趋饱和、拐点已到,其实才是整个产业发展失速的根本原因。水务板块的放缓已是公认,就连前些年如火如荼的垃圾焚烧,近年来也有放缓的迹象。
 
  据“环保圈”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垃圾焚烧项目只有26个,处理规模合计2.01万吨/日;而在2019年的时候,这一数字还是47个,处理规模合计则为5.59万吨/日。也就是说,4年时间,全国新增垃圾焚烧项目个数和处理规模分别同比下降了45%和64%,近乎“腰斩”。辰于咨询公司也表示,一些环保细分市场的发展已经超出预期,有望提前到达拐点,其中包括污水治理、垃圾焚烧、环境监测等。
 
  环保产业拐点已到,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头部企业的业绩下滑。2022年,北控水务实现营收249.82亿港元,同比下降10.39%;归母净利润13.74亿港元,同比下降67.25%。光大环境的情况也与此类似。2022年,光大环境实现营收373.21亿港元,同比下降25.20%;归母净利润46.02亿港元,同比下降32.37%。
 
  也就是说,两大龙头环保企业,都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降”,这也是这两家企业近年来首次出现盈利“负增长”的情况。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年以来的重要行业会议上,这些环保龙头讲的都是“第一增长曲线”到顶,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事。例如,4月18日,在中国环博会同期活动——2023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光大环境执行董事、副总裁胡延国表示,环保企业现在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以前是跑马圈地、快速增长,现在随着城镇化进入一定阶段后,无论是固废还是污水,都已经达到了瓶颈期。所以今年环保上市公司的报表都非常难看,历史性地第一次出现这么大的下滑。
 
  首创环保集团董事、总经理李伏京也表示,当前环保行业的设施建设已基本饱和,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所以未来几年将成为中国环保行业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事实上,在此前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胡延国就说过,原来大家预期垃圾焚烧能够干到“十四五”末的,没想到从2021年开始就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和“瓶颈期”。北控水务集团轮值执行总裁王助贫也表示,为了应对新的形势,北控水务在业务逻辑上也做出了很大改变,原来他们是以新增项目的BOT为主的,但今后一段时间,他们将更多地关注存量项目的TOT,以及存量项目的委托运行。
 
  总之,无论是光大、北控还是首创,都一致认为市场变了,传统的设施建设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业务逻辑上也要做出改变。环保产业上下半场的“拐点”,已经到来。
 
  3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4%,环保产业回暖了吗?
 
  春江水暖鸭先知,事实上,有些市场嗅觉灵敏的企业,早已成功找到了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比如格林美,他们2022年的业绩就非常亮眼,全年营业收入293.92亿元,同比增长52.28%;归母净利润为12.96亿元,同比增长40.36%。接近300亿的营收,已经是环保产业的“前三甲”了。更让人羡慕的是,如此大的体量,他们的净利润竟然还能有40.36%的增速。对比那些净利润下滑30%、60%的企业,格林美的表现堪称是一个奇迹。
 
  之所以能收获如此大的增长,核心就在于格林美踩中了“新能源”这个风口。2022年,他们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出货量超过了14万吨,实现了大幅增长,新能源材料业务(动力材料三元前驱体和3C数码材料四氧化三钴为主体)的销售规模占比总销售规模已达74.16%。
 
  未来,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也能像格林美一样找到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新的增长。进入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市场层面逐渐回暖,环保产业是否也迎来了复苏期?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一季度,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较2022年一季度增长约5.4%,增速明显回升,且高于同期GDP增速。
 
  “一季度,生态环境治理市场需求企稳回升,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生态环保产业运行总体呈现回暖态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总经济师李宝娟表示。
 
  类似的信号,在刚刚结束的第24届中国环博会上也能感受得到。今年环博会,展会规模、参展企业、观众人数等各项数据都创下了历史纪录,共有全球2407家参展商、91007名专业观众参展,7大国家展团亮相。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也表示,中国环博会的繁荣不仅体现出生态环境企业的蓬勃生机,更释放出当前生态环保行业正在回暖的积极信号。
 
  未来,环保产业能否继续回暖,迎来强势复苏?您对市场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欢迎留言给出您的观点。
 
  附:190家环保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整理(截止2023年5月5日)

 
  原标题:环保产业“史上最惨一年”,实锤了!
我要评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国光大水务与上海交通建设设立合营公司

      中国光大水务与上海交通建设设立了一间合营公司——光水水务(安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2.21亿元人民币,以承接中国河南省安阳市的污水处理厂。
      水务污水处理厂
      2025-01-16 15:22:02
    • 重庆水务副总经理辞职

      重庆水务副总经理张东近日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辞职后将不在重庆水务担任任何职务。
      水务污水处理供水
      2025-01-15 09:28:01
    • 10亿!北控水务成功发行2025年第一期熊猫中票

      北控水务2025年度第一期熊猫中票已于1月9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其中品种一发行规模为6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最终票面利率1.80%。
      北控水务水务污水处理
      2025-01-14 10:40:40
    • 大禹节水首席科学家辞职

      大禹节水首席科学家、研究院院长高占义先生已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由于个人年龄原因申请辞去职务。
      大禹节水水务
      2025-01-10 09:13:41
    • 联合水务、淮北矿建、安徽紫朔环境公司三方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近日,联合水务与淮北矿建、安徽紫朔环境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将以此为契机,深度合作,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水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水务污水处理供水
      2025-01-09 11:35:35
    • 15亿!光大水务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近日,光大水务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正式发行,本金为人民币15亿元,期限为5年(附第3个计息年度结束时公司票面利率调整选择权及票据持有人回售选择权),发行票面利率为1.78%。
      水务污水处理供水
      2025-01-09 10:59:3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