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筹备攻坚 广阔市场就在眼前
资讯中心


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筹备攻坚 广阔市场就在眼前

2013-04-10 10:34:53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碳交易阅读量:4301

导读:hbzhan内容导读:在酝酿一年多之后,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筹备工作进入攻坚期。湖北、广东近日相继宣布,拟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据了解,此次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化工等多个高能耗、高排放领域。其中,深圳碳交易规则的制定和交易支撑系统设计基本完成,已进入企业核查与配额分配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推出。预计到今年6月,步伐快的试点省市就可以正式开锣交易。
  hbzhan内容导读:在酝酿一年多之后,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筹备工作进入攻坚期。湖北、广东近日相继宣布,拟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据了解,此次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化工等多个高能耗、高排放领域。其中,深圳碳交易规则的制定和交易支撑系统设计基本完成,已进入企业核查与配额分配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推出。预计到今年6月,步伐快的试点省市就可以正式开锣交易。
  
  所谓“碳排放权”,是指企业依法取得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权利。经当地发改委核定,企业会取得一定时期内“合法”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这个“合法”总量即为配额。当企业实际排放量较多时,超出部分需花钱购买;而当企业实际排放较少,结余部分则可在碳交易市场上出售。
  
  广阔的市场前景就在眼前,中国的碳交易也正掀开神秘头纱愈行愈近。截至目前,全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进入交易开锣前的冲刺阶段。在此关键时期,考验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能力,碳排放交易企业双方以及碳交易咨询服务公司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在这个新兴市场里的风险把控能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虽然碳交易体系早由欧盟建立,但我国并没有完全照搬欧盟的做法,而是采用试点先行,再逐渐推广至全国,后建立一个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办法。2011年10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目前,7个试点省市都已发布了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的已经公布了参与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名单,并且都到了配额发放的阶段。此外,武汉、广东、深圳等相继表示将在年内启动碳交易市场。国电龙源碳资产管理技术公司总经理王垚告诉本报记者,这种稳步推进的状态非常靠谱,“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不能走非常激进的道路。因为二氧化碳减排一方面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有更多的付出,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和积极性还需要培养。”钱国强对这一观点也极为认同。他认为,碳交易市场体系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不是建一个碳交易所就万事俱备,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备之后,碳交易市场才能真正启动。“不过,乐于看到的是7个试点省市的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公布,为解决我国碳市‘有场无市’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究竟何时能启动?这个问题已经被提及多次。目前,7个试点省市工作在稳步推进的同时,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志强曾表示:“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需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要建立制度、游戏规则,但这还不是重要的。交易的买卖双方在哪里?需求怎么样?这才是重要的。”而对被纳入强制减排的企业如何配额就是一个和市场需求有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公平性与积极性。
  
  首先,如何设置碳排放总量才更合理?“如果设得过于宽松,企业都很容易实现,那么设置的目标就没有意义;但如果设得太紧,企业完成成本太高,负担过重,又会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其次,对企业间的配额如何保证公平?有的企业担心,本身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已比较先进的企业有可能反而获得比较少的配额,而那些碳排放量较大的“落后生”,却可以获得更多的配额。
  
  “政策层面希望能实现相对公平,但企业却希望公平。”钱国强指出,碳交易市场机制涉及的利益方太多,如何处理其中的博弈关系,政府需要慎之又慎。
  
  王垚则认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刚刚起步,制度的设立、交易规则的建立等等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在此过程中,国内的各参与方应积极参与和响应,并将自身积累的经验提供给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来帮助他们制定出更符合中国特点的碳市交易制度。”
  
  业内人士表示,以7个试点城市为基础的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通过市场化的竞价方式,形成公允的市场价格,解决碳资产无法估值的尴尬难题。但同时,碳资产是新事物,在风险防控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银行可以通过与环境交易所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和信用平台,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共同研发标准化合同,利用交易所拓宽投资和退出渠道等方式规避法律风险,防范信用风险。
我要评论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促进生态价值“大提升”

    近段时间,黄河流域连续开展了几笔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为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的推广和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水土保持碳汇是指在对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后,产生碳汇的过程或能力。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在生态系统碳汇中具有独特地位,其交易实践对于促进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碳汇碳交易土壤修复
    2025-01-22 09:42:32
  • 中国人民银行 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

    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对《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作了政策解读,介绍了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领域融资需求。
    绿色金融碳交易
    2025-01-09 09:50:49
  • 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及清缴工作顺利结束

    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配额成交量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碳交易碳监测
    2025-01-05 10:43:08
  • 中国石油完成首批欧盟碳配额航运履约交易

    据悉,自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根据新要求,5000吨以上大型船舶进出欧盟港口,需监测、报告其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并完成欧盟碳配额履约。近日,中国石油完成首批欧盟碳配额航运履约交易。
    碳交易碳核查
    2025-01-03 11:43:25
  • 广东能源集团圆满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清缴

    12月19日,广东能源集团所属22家控排企业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履约期(2023年)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工作,标志着集团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圆满完成。
    碳交易碳减排
    2024-12-20 13:33:25
  • 上海率先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履约清缴工作

    12月12日,上海率先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履约,这已经是上海连续第三年提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
    碳交易碳减排
    2024-12-18 13:55:5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